定制家居行业新的发展阶段即将到来,从供应链和定制企业的视角观察到了哪些新机会?关于“轻高定”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上下游供需双方的对接是否清晰?下游有哪些需求?上游有哪些好产品?
近日,邵博士与库博集团佛山负责人陈焯锋,宜琳照明家居国内总监郑淳,宜优比董事长易英涛,法尼奥家居董事长黄锦平,宝岛家居副总经理杨林平,围绕着“轻高定”的理解和需求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高峰论坛,嘉宾各抒己见,贡献了众多精彩的观点。
从您的视角,洞察到了哪些值得分享的定制家居发展机会?
家居企业
我觉得可以用差异化、品质和定位来总结我看到的机遇。
定制家居本身就是家居行业里面的一个细分领域,而“轻高定”的出现就是在定制家居行业里面再细分一个市场。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的时候,如果再产生一个行业竞争品类,其实可以提升行业收益,还能满足消费者对高端品质价值的需求。这不单单只是行业追求盈利的现象,更是重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服务好更多对品质有要求的人的现象,我们要守住这种行业的初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目前为止,中国在定制家居领域一直是遥遥领先于全世界,证明定制家居是合适在我国长远发展的,所以我对“轻高定”这一块也是有足够的信心的。
我们要懂得通过不同的颜色、设计、材质、五金去赋能产品,打造差异化。
我想用去品牌化,区域品牌化、媒体智联化来形容我看到的机会。
在19年的时候,我就提过这三个观点,在某些企业做到了很高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在场的几个嘉宾所代表的企业的发展状况还不错,原因是我们迎合了刚刚讲到的市场发展规律。
实际上,我们现在并没有以全新的品牌去定位自己,而是以一个优秀的定制家居制造商去定位自己的。在两年前,我们发现轻高定这个概念其实也是分对象而言的。如果是对于终端的消费者,它得有颜有品,价格合适。而对于我们经商者来讲,我们很清楚,后疫情时代之下,商业模式已经在慢慢地变化、调整,消费者通过这个产品时代已经感知到、甚至认知到普通产品之外的东西,所以需要轻高定去实现普定做不到的事情,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
其实每个优秀的企业,它一定会对产品进行迭代。我们有了优秀的产品,在输出的过程当中怎么更好地服务前面的商家,消费者怎么切实感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公司决定在终端渠道开展一站式体验,让消费者可以看到我们的门墙柜的应用,感受工艺、品类与材料融合的质感,我认为我们能做到跟高定至少有90%的接近。
供应链企业
我认为轻高定跟普定本质上就是用户需求。而且我认为普定、高定、轻高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公司力争每年一迭代,争取领先市场1年到1.5年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一年之后,可能现在流行的就会过时了(可能人们的需求就会更新迭代了)。
再者,我认为企业需要看准趋势,顺势而为。我们公司现在走的路线与国家发展路线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追求温饱到小康社会,最后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循序渐进的。
我觉得“为了需求而定制”是我们公司的机遇。
宜优比的品牌就是2004年在新加坡开创的,还拿到了全球的专利,但是之前一直都只服务米兰、意大利的品牌的橱柜,所以我们放弃了很多中国的市场。所以2015年我们进入中国以后,七八年来我们都在研究如何拓展中国的市场需求。我们公司现在以做B端为主,因为电力轨道是有它的特定需求的,它不是排插,也不是普通的开关面板,是兼容强电弱电、兼容板材、也兼容新工艺的需求,能适合更多家居需求。
我们还考虑到了价格合理性的需求,决定根据我国国情,重新定位中国的宜优比电力轨道的价值观。
首先,我认为找到定位很重要。再者是要找这个定位的需求群体,找到用户的真实需要。第三点是差异化,我觉得企业要么得做到极致的产品差异化,要么得做到极致的服务差异化。
最后,是要拥抱这个新时代,不要放弃信息化的趋势、新媒体的大环境。
面对“轻高定”的五金需求,作为家居企业,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我认为,其实现在很多需求都是我们供应商臆想出来的,现在年轻的消费者会非常理性,他们的需求会更重于品质,其他方面要求相对简单一些。所以我觉得在轻高定不适宜添加太过于浮夸的元素,消费者也不会买单。企业应该在产品品质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之后再进一步思考其他方面的优化。
另外,我发现五金领域经常会出现智能技术过剩的现象,没有必要过分地去追求智能或过分地追求奢华,产品技术的发展只有适合当下的趋势,才能把握得刚刚好,被人们接受。
我觉得年轻消费者的理性是有原因的,他们从小接触到的信息是神七飞天,是华为与国外品牌抗衡,是航母下水。他们憧憬的是中国的伟大复兴,在这种情怀之下,他们心中有强大民族自信,从而衍生出来对消费的理性考虑。
未来3年到5年旧改跟局改可能一个重大的市场,我们公司就有客户愿意花大价钱去买快捷的装修服务,现在人们需求更多是局部改动,而不是整个房子的装修一并换掉。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有这样一个五金方案,可以到客户家里花45分钟局改翻新。客户花少量的钱感受一下,如果满意,说不定就会把全屋的换新都交给这家公司。
我进而想到这样的问题:消费者看到我们今天展示的那么多产品后,他会不会想把厨房里面的一些设施置换成这些产品呢?
后疫情时代,只有消费升级换新,才能给我们强劲的动力,才能让我们行业收益继续增长。那我们有好的产品,应该怎么去传递出去呢?应该怎么去服务好消费者呢?这个过程要靠我们整个行业,上游下游,整个供应链一起去引导、去推动。
上游作为供应方,有哪些产品或服务能满足上游需求呢?
结合各位嘉宾的分享,我自己对于轻高定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轻高定应该是一个社会的新需求。无论是定制家居企业,还是五金企业,灯照企业,电力轨道企业,其实我们都在解决社会的一个新话题性的需求。而我发现目前这个社会对于刚需的占比并不是很多,而人们更倾向的是改善型的需求。
作为一个五金的行业从业者,我觉得五金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把握轻高定。
第一,我们举办了这场关于企业发展新趋势的活动,其实就是为大家进行服务、进行赋能。我们想让我们的客户有更好的体验,这也是我们五金企业该做的,但我觉得五金企业其实完全可以给上游下游的企业提供更多的新方向,新服务。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品牌,都是靠它们非常强悍的产品力来占有市场的席位的,而且它们的产品力都是有创新性的。那对于五金企业来说,关于改善型的户型,包括轻高定的户型,我觉得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方案了,国内很多企业都是把国外做法完全照搬回来,然后发现水土不服。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的行业的相关对比,发现很多产品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无法发挥其真正优势,甚至无法被正常使用。
所以,关于产品研发,我认为五金的企业可以为定制需求、为用户多做一份贡献,而并不是去copy。比如,可以结合一些高端的美学,应用在产品上,但这个产品一定要实用,外观太过浮夸是没用的。
在轻高定的五金需求当中,我们的产品一定要能应用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一定是实用的。我们有个定制老板,他是做标配进口的,包括高定级别进口的五金产品,他发现一个问题:他们做那种免拉手工艺或者45度工艺,关门会有“砰”的一声。那他们现在的解决方案是加防撞条,防撞胶粒。但我们库博七段力铰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门的分类,有2.7米、2.8米的、一门到顶的高门,也有地柜门,吊柜门,还有玻璃门,包括实木贴皮、混油漆的门板等等。我了解到我们很多的华东企业,还有一些华南的企业,现在多了一样东西叫22厘的门板。我觉得这些丰富的门板选择也是轻高定一个体现。但现在很多五金企业针对22厘的门板是没有解决方案的。虽然有个高定进口品牌已经有解决方案了,但很贵。
然而现在我们库博也研究了关于这种门板的五金解决方案,已经成功生产出来了,品质一点也不比那个高定进口品牌的差,而且性价比非常高,这就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其实说到底,轻高定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真正的用户需求,面对整个环境市场提出的新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需求。
作为电源五金企业,我们以前是匹配在橱柜、办公领域的。但是来到中国以后,我发现我们的创新类别有很多,特别是面板与材质的使用,跟其他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它的需求点很宽。我们的电力轨道,作为橱柜五金、用电五金的一部分,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解决了很多的结构性的问题。
新加坡的工程师不理解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复杂的需求,在海外,他们对于电力轨道就是很简单的一个用法就可以了。我们国内涉及到很多智能板块,他们没办法读懂我们中国的智能化的发展程度,所以中国这边是领先于他们的;我们的CEO也不理解我们中国为什么这么多的智能需求以及创新需求,所以他还是让我们中国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创新理念方面,我们必须要符合现在新的消费者需求。就像人们对厨房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厨师很享受做饭生活方式,对于厨房收纳要求很高;打工族却是简简单单炒个菜就满足了,没有太复杂的厨房需求。
所以在电力轨道方面,在五金方面,在橱柜商方面,包括轻高定,都需要把握年轻人的需求。我们作为生产商或者作为门店的服务商,要多聆听下游企业的痛点,他们等于我们市场的眼睛,要发掘它。同时,我们要联手打造好轻高定,“轻”,在我们商户共享资源的时候,更“轻”就更容易面向市场。希望我们在新时代,“轻”一点把需求发掘出来,把资源共享出来,来把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服务好。那我们企业的趋势会更好,我们企业的创新理念是会完善很多的。
各地有各地的不同的需求,乃至他们的匹配方案。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灯光上的案例。大家有没有发现北欧来的家具,很多时候它搭配的整个色调是偏黄偏暖的。这个是生理学跟心理学综合的一个反应。我们是黑眼球,北欧人是蓝眼球,北欧电视剧总体的制作色温是比我们要低的,而我们的色温是偏高的,我们去到8000到9000,他们就是6000到7000。这是因为两边的人的眼球的差异化比较大,北欧人所看到的色温,比我们东方常规能看到的要高。
我再举一个我家里的例子,我们家客厅有一个三匹的空调,有一天,我老爸突然觉得很热,但其实我们客厅也没多大。后面我看了一下我们的吊灯,用的是一个3000K的吊灯。后面换了一个6000K的,我爸就觉得家里变凉快了,其实家里温度没变,这是灯光对心理的影响,再加上我们东方人的眼球结构,让我们看到的总体色温会偏低。所以,消费需求是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人群辨别的。
我还想分享关于我们公司的一些理念。首先是我们的宗旨,就是灯具与家具的完美结合,因为我们是作为供货商,配件商,我们的产品最终还是要融入到我们的木座里面,所以首先我们要把产品先做好。第二,安全是第一位,因为这个产品它属于电器产品。第三个就是健康。大家有没发现,现在小孩子戴眼镜的年龄是越来越小了。那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大的因素,就是经常使用台灯。我们不做台灯,因为很多台灯对眼睛有危害,劣质的台灯会发出炫光,会有蓝光污染。长时间使用这种低品质的台灯,会很容易让小孩子的眼球疲劳,还会对他的眼球结构造成损伤。所以首先要说明,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蓝光危害的,都通过美国能源之星的认证的。
我分享一下我们匹配轻高定的创新方案,就是我们的特色产品。
第一个系列的产品使用了中式美学的元素。我们在构思这个产品的时候,其实思考了很多。除了新材料新工艺,我们如何把中式美学、国风国潮,以及天然纹理融入产品中。我们有个叫庞文的这个颜色的色系。还有烟白的色系,烟白是取自于我们这种大自然界的,云波缥缈,云雾缭绕。鱼墨就是中国的水墨意境。而流行的元素,包括小的圆弧,窄的收边,我们全部都运用进去。
第二个系列是我们的微光系列。现在用光的最高、最极致的理念就是微光,这样更有氛围。当我们去到一些高级的场所,都能看到微光的优势:首先它的光是错漏有序的,能吸引人群;再者,它能为物体造势、还原,微光能把物品最本质的纹理、材质还原出来,不是为了去打扮它,而是为了还原,特别展示奢侈品的时候,微光的还原度非常高,特别合适。
第三个系列,是自然的光效系列,水波纹、火焰纹。其实这些元素在我们之前有很多的设计师也运用到。但他们是用淘宝DIY做出来,或者是通过一种大炉来实现这种光效。但是它做不到灯具与家具的完美结合,同时他没办法把融入到我们木座里面,无法做到小型化,而且费用也比较高。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背板,使用了进口的材料,能实现更好的情境展示。
其实高定跟普定更大的差别,我的理解是,普定更多是考虑产品,而高定或轻高定更考虑你全屋方案的一个整合能力,包括细节上的处理。
“轻高定”的走红来源于三个方面:顺应消费趋势、存在品牌门槛、符合产业链价值。无论从哪个角度深挖,都存在着众多可以被企业占据的独特生态位——当然,这背后需要的是对消费者和市场的洞察,以及自身对品质、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时代给予了问卷,解题思路也正在日益清晰。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把握时代的机遇,赢得2024!